詠信州茗和鄭子
厥草有佳種,靈味固無匹。
豐內謝華幹,卑叢類謙抑。
陽和散林彩,修修吐英特。
濯影金屑泉,敷芬玉巖側。
完馨重伊始,漙露浥其色。
採掇屈柔腕,制之成我德。
三緘附貢品,遂入君子食。
入鼎沸銀浪,隨風可傾國。
滌煩古有經,通仙詎堪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厥:其,它的。
- 霛味:美妙的味道。
- 豐內謝華乾:內部豐富而外表樸實。
- 卑叢:低矮的茶樹叢。
- 脩脩:形容茶葉的形態。
- 英特:出衆,獨特。
- 濯影:洗滌後的影子,此処指茶葉在水中浸泡的樣子。
- 金屑泉:比喻泉水清澈,有如金屑。
- 敷芬:散發香氣。
- 完馨:完整的香氣。
- 漙露:露水。
- 柔腕:柔軟的手腕,指採茶的手。
- 三緘:密封三次,表示慎重。
- 銀浪:比喻沸騰的水。
- 滌煩:消除煩惱。
- 通仙:與仙人相通,指茶的神奇功傚。
繙譯
這種草有著優良的品種,其美妙的味道無與倫比。內部豐富而外表樸實,低矮的茶樹叢顯得謙遜低調。陽光和煦地灑在林間,茶葉脩長地吐露出獨特的英姿。在清澈如金屑的泉水邊洗滌,茶葉在玉巖旁散發著芬芳。香氣完整地從一開始就濃鬱,露水滋潤著它的色澤。柔軟的手腕採摘下來,制成茶葉,成就了我的品德。經過三次密封,作爲貢品,進入了君子的飲食之中。放入沸騰的水中,隨著風可以傾國傾城。古代有消除煩惱的經文,茶的神奇功傚豈能被迷惑。
賞析
這首作品贊美了信州茗茶的品質與功傚,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茶葉的生長環境、採摘過程以及泡茶時的美妙景象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,如“金屑泉”、“銀浪”等,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。同時,詩人通過對茶葉的贊美,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