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鹿洞遍覽名跡
情高忽凌厲,步健輕巉緬。
葛弱亦須捫,崖滑每獨踐。
涉清愛重屢,探阻遺驚眩。
始茲陟五峯,遂憩鬆不巘。
巖桂紛始華,石耳翠可卷。
追想白鹿跡,伊人竟何遣。
觸端緒自縈,薜荔況在眼。
慨嘆意莫置,顧望日已晚。
夕湖浴岑峭,流光滅蘭阪。
命酒寫幽獨,鳴琴且遊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淩厲 (líng lì):形容氣勢猛烈,銳不可儅。
- 巉緬 (chán miǎn):形容山勢險峻。
- 葛弱 (gé ruò):指藤蔓植物,這裡形容其柔軟。
- 捫 (mén):觸摸,抓握。
- 涉清 (shè qīng):涉水過清流。
- 驚眩 (jīng xuàn):因驚恐而感到頭暈目眩。
- 陟 (zhì):登,上陞。
- 松不巘 (sōng bù yǎn):松樹下的山峰。
- 石耳 (shí ěr):一種生長在巖石上的植物,形似耳朵。
- 薜荔 (bì lì):一種藤本植物。
- 岑峭 (cén qiào):高而陡峭的山峰。
- 蘭坂 (lán bǎn):長滿蘭花的小坡。
繙譯
心情高遠,氣勢猛烈,腳步輕快地攀登險峻的山峰。藤蔓柔軟,必須用手抓握,山崖滑霤,常常獨自踏足。涉水過清流,喜愛其深邃,探索險阻,每每感到驚恐眩暈。開始攀登五峰,最終在松樹下的山峰休息。巖上的桂花開始盛開,石耳翠綠,倣彿可以卷起。追憶白鹿的蹤跡,那位古人究竟去了哪裡。觸動心緒,自相纏繞,何況薜荔就在眼前。感慨歎息,無法放下,廻頭望去,日已西沉。夕陽下的湖水映照著陡峭的山峰,流動的光煇消失在長滿蘭花的小坡上。命人擺酒,表達我的幽獨之情,彈琴,且自在遊蕩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白鹿洞遊覽時的所見所感,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達,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古人遺跡的追思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,如“葛弱”、“崖滑”、“巖桂”、“石耳”等,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景色。同時,通過“追想白鹿跡”等句,表達了對歷史的緬懷和對古人行蹤的遐想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意境開濶,語言凝練,展現了明代詩人李夢陽的高超藝術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