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劉元瑞五首

埋輪國東門,駕舟越洪洋。 晨發天北偶,日夕至建康。 皇居槩太清,陵樹何蒼蒼。 白馬服衡軛,飄颻過路旁。 敦交豈獨薄,貧賤多顧藏。 所志在寧親,榮耀乃其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埋輪:隱藏車輪,指停船。
  • 國東門:國都的東門。
  • 越洪洋:穿越廣闊的海洋。
  • 晨發:早晨出發。
  • 天北偶:北方的某個地方。
  • 日夕:傍晚。
  • 建康:今南京,古代的都城。
  • 皇居:皇宮。
  • (gài):概,大。
  • 太清:天空。
  • 陵樹:陵墓旁的樹木。
  • 白馬服衡軛:白馬配以衡軛,指裝飾華麗的馬車。
  • 飄颻:飄揚。
  • 過路旁:經過路旁。
  • 敦交:深厚的交情。
  • 貧賤多顧藏:貧窮時多隱藏自己的情感。
  • 所志在寧親:志向在於安寧親人。
  • 榮耀乃其常:榮耀是其常態。

翻譯

在國都的東門停船,駕舟穿越廣闊的海洋。早晨從北方的某個地方出發,傍晚時分抵達了建康。皇宮高聳入雲,陵墓旁的樹木鬱鬱蔥蔥。裝飾華麗的白馬車飄揚着經過路旁。深厚的交情並不僅僅在富貴時顯現,貧窮時也多隱藏着情感。我的志向在於安寧親人,榮耀對我來說是常態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北方出發,穿越海洋,最終抵達建康的旅程。詩中通過對皇宮、陵墓、白馬車等景象的描繪,展現了旅途的壯麗與皇家的莊嚴。同時,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,即使在貧窮時也不忘初心,志在安寧親人,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志向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