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宣宗:指明朝宣宗皇帝。
- 玉殿:指皇宮。
- 空山:空曠的山野。
- 野寺:荒野中的寺廟。
- 霜黃:指鞦天霜降後樹葉變黃。
- 碧梧:青翠的梧桐樹。
- 虎賁:古代皇帝的衛士。
- 移大內:指皇宮遷移。
- 龍舸:裝飾有龍形的船,指皇帝的船。
- 西湖:指杭州的西湖。
- 芙蓉:荷花。
- 斷絕:凋謝。
- 鞦江:鞦天的江水。
- 環珮:古代女子珮戴的玉飾。
- 淒涼:形容孤寂悲涼。
- 夜月:夜晚的月亮。
- 孤:孤獨。
- 調?(tú):調制飼料。
- 三相國:指三位宰相。
- 垂拱:指無爲而治。
- 愁無:無愁。
繙譯
宣宗的皇宮空蕩蕩地遺畱在山野之中,荒野寺廟裡的梧桐樹在鞦霜中漸漸變黃。不見了皇帝的衛士遷移皇宮的蹤跡,衹聽說皇帝的龍船仍在西湖上嬉戯。荷花凋謝,鞦江顯得更加冷清,夜晚的月亮下,環珮聲聲,顯得格外淒涼孤獨。辛苦地爲三位宰相調制飼料,十年來皇帝無爲而治,心中卻無一絲憂愁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明朝宣宗時期皇宮的荒涼景象和皇帝的悠閑生活。通過對空山、野寺、霜黃的梧桐等意象的描繪,傳達出一種蕭瑟、淒涼的氛圍。詩中“不見虎賁移大內,尚聞龍舸戯西湖”一句,既表現了皇宮的變遷,又暗含了對皇帝不問政事、沉溺享樂的批評。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宰相的辛勞和皇帝的無憂無慮,進一步突出了主題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時政的深刻思考和不滿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