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溪秋泛三首

乍見鸕鶿立釣磯,還驚翡翠掠波飛。 汀葭挽宿濛濛霧,野竹晴含宛宛暉。 謝傳未忘舟楫興,楚臣空戀芰荷衣。 蒼茫水落雲泥靜,悵望林翁卻自歸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鸕鶿(lú cí):一種水鳥,善於潛水捕魚。
  • 翡翠:一種鳥類,羽毛鮮豔,常在水邊活動。
  • 汀葭(tīng jiā):水邊的蘆葦。
  • 謝傳:指謝靈運,東晉時期的文學家,喜愛山水。
  • 舟楫(zhōu jí):船和槳,泛指船隻。
  • 楚臣:指屈原,楚國的大臣,後因政治鬥爭失敗投江自盡。
  • 芰荷(jì hé):荷葉。
  • 雲泥:比喻高下懸殊,這裏指水面平靜如泥。

翻譯

初見鸕鶿靜立在釣魚的石磯上,又驚見翡翠鳥掠過水麪飛翔。水邊的蘆葦在夜霧中顯得朦朧,野外的竹子在晴朗的天空下閃爍着柔和的光輝。謝靈運雖已不在,但他對舟楫遊興的嚮往依舊,屈原空自留戀那荷葉衣裳。水面蒼茫,雲影與泥土般平靜,我悵然望着林中的老人,他卻獨自歸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南溪秋日的寧靜景色,通過鸕鶿、翡翠、蘆葦和竹子等自然元素,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美麗。詩中融入了對歷史人物謝靈運和屈原的懷念,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追憶和對自然的熱愛。結尾的「悵望林翁卻自歸」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情感細膩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