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君席上海棠賞之二首

瓶中海棠亦太劇,細小翠擁胭脂深。 穠姿故薰欲醉眼,芳信暗傳嘗苦心。 偶逢一枝已自惜,若臨全樹更須吟。 花時不道天無意,一日常橫半日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jù):甚,極。
  • 翠擁:翠綠環繞。
  • 胭脂深:深紅色,形容海棠花的顏色。
  • 穠姿:豐滿的姿態。
  • :薰陶,此處指花香薰人。
  • 芳信:芳香的消息,指花香。
  • 苦心:此處指花心的苦味。
  • 全樹:整棵樹。
  • 花時:花開的時候。
  • 無意:沒有意圖,指自然。
  • :橫亙,遮蔽。
  • 半日陰:半日陰天。

翻譯

瓶中的海棠花實在是太美了,細小的花朵被翠綠環繞,顏色深紅如胭脂。 它們豐滿的姿態和香氣幾乎讓人陶醉,芳香的消息暗中傳來,嘗過花心才知其苦。 偶然遇到一枝已足以讓人珍惜,若面對整棵樹,更是值得細細吟詠。 花開的時候不覺得天意有何不妥,一天之中常有半日是陰天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瓶中海棠的美麗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海棠花的色彩和香氣,以及它們給人帶來的感官享受。詩中「細小翠擁胭脂深」一句,既描繪了海棠花的外觀特徵,又傳達了詩人對它們的深厚情感。後文通過對比一枝與全樹的海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珍惜之情。結尾的「花時不道天無意,一日常橫半日陰」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變幻的感慨,以及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珍視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