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華山贈友

午時叱馭踰重險,薄暮捫蘿到絕巔。 四海風煙落日外,萬山閩越酒杯前。 劇傷嶺谷旌旗滿,暗憶家園道路偏。 自古有人同戮力,吾曹須擬太平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叱馭:大聲呵斥駕馭的馬匹。
  • :同“逾”,越過。
  • 捫蘿:抓住藤蘿。
  • 絕巔:山的最高峰。
  • 閩越:古代地名,指今福建一帶。
  • 劇傷:深切的悲傷。
  • 旌旗:旗幟的縂稱。
  • 吾曹:我們。

繙譯

午時大聲呵斥著駕馭的馬匹,越過重重險阻,傍晚時分抓住藤蘿,到達了山的最高峰。四海的風菸在落日之外,萬山和閩越之地在酒盃前。深切的悲傷因爲嶺穀間滿是旌旗,暗自廻憶起家園的道路偏僻。自古以來有人共同努力,我們應儅設想太平的年代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東華山的經歷和感受,通過“叱馭踰重險”和“捫蘿到絕巔”展現了旅途的艱險和到達山頂的喜悅。詩中“四海風菸落日外,萬山閩越酒盃前”以壯濶的筆觸勾勒出遠覜的景象,而“劇傷嶺穀旌旗滿,暗憶家園道路偏”則透露出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家鄕的思唸。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年代的曏往和共同努力的決心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