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和李子夏日遊天王寺見贈

玉皇諸閣鎖空寥,夙昔攀緣客互招。 細細嵩雲通佛栱,冥冥河氣度僧寮。 柏潭路古搖晴荔,竹洞城陰掩熱椒。 聞爾昨遊吾自阻,碧紗誰並照煙霄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玉皇諸閣:指供奉玉皇大帝的廟宇。
  • 鎖空寥:形容廟宇空曠寂靜。
  • 夙昔:往昔,過去。
  • 攀緣:指攀登,這裏比喻交往。
  • 細細嵩雲:形容雲霧繚繞,如同嵩山的雲霧。
  • 通佛栱:佛栱,指佛寺的樑柱,這裏指雲霧似乎通向佛寺。
  • 冥冥河氣:形容河上的霧氣朦朧。
  • 度僧寮:僧寮,指僧人的住所,這裏指霧氣似乎飄過僧舍。
  • 柏潭路古:柏潭,地名,路古,形容道路古老。
  • 搖晴荔:晴天時荔樹搖曳。
  • 竹洞城陰:竹林中的城牆陰影。
  • 掩熱椒:熱椒,指辣椒,這裏形容竹林中的城牆陰影下,辣椒似乎被遮掩。
  • 碧紗:指綠色的紗窗。
  • 照煙霄:煙霄,指高遠的雲天,這裏指透過碧紗看到的景色。

翻譯

玉皇廟宇空曠寂靜,往昔攀登交往的客人互相召喚。 細細的嵩山雲霧似乎通向佛寺的樑柱,朦朧的河上霧氣飄過僧人的住所。 柏潭的古老道路在晴天時荔樹搖曳,竹林中的城牆陰影下,辣椒似乎被遮掩。 聽說你昨天遊覽,我未能同行,透過碧紗看到的景色,誰與我一同欣賞這高遠的雲天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遊天王寺的景象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廟宇的空曠與雲霧的繚繞,以及古老道路和竹林城牆的靜謐。詩中「細細嵩雲通佛栱,冥冥河氣度僧寮」等句,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與人文景觀的結合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。末句「碧紗誰並照煙霄」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遊歷的嚮往與未能同行的遺憾,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。

李夢陽

李夢陽
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 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