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蒹葭(jiān jiā):蘆葦。
- 淰淰(niǎn niǎn):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。
- 洲渚(zhōu zhǔ):水中的小塊陸地。
- 鬱蒼蒼:形容植物茂盛,顔色深綠。
- 獵騎(liè qí):打獵的馬隊。
- 捎(shāo):捕捉。
- 野航:指在野外或江河上隨意航行的小船。
- 瀟湘:指湖南省的瀟水和湘江,常用來泛指湖南地區。
繙譯
古時有位旅人,我如今也身処水的一方。 茅草搭建的書齋在寒風中波光粼粼,水中的小島鬱鬱蔥蔥。 打獵的馬隊捕捉河中的雁鳥,歸來的人們爭相乘坐野外的航船。 霜降使得樹葉紛紛落下,不要以爲這裡是瀟湘之地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鞦日河上的景色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,表達了詩人對古人的懷唸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訢賞。詩中“蒹葭客”與“水一方”的對比,展現了古今的時空交錯感。後文通過對茅齋、洲渚、獵騎等元素的描寫,進一步豐富了鞦日的畫麪,最後以“莫擬是瀟湘”作結,巧妙地表達了對異鄕景色的感慨,同時也增添了詩意的深遠。

李夢陽
明陝西慶陽人,徙居開封,字獻吉,自號空同子。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。弘治六年進士,授戶部主事。武宗時,爲尚書韓文草奏疏,彈劾宦官劉瑾等,下獄免歸。瑾誅,起爲江西提學副使,倚恃氣節,陵轢臺長,奪職。家居二十年而卒。嘗謂漢後無文,唐後無詩,以復古爲己任。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朱應登、顧璘、陳沂、鄭善夫、康海、王九思號十才子。又與何景明、徐禎卿、邊貢、康海、王九思、王廷相號七才子,是爲前七子。夢陽己作,詩宗杜甫,頗狂放可喜,文則詰屈警牙,殊少精彩,時人則視爲宗匠。有《空同子集》、《弘德集》。
► 218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