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詩榮木

晉室之輔,有葉未墜。 如履薄冰,兢兢其畏。 世無伯樂,鹽車伏驥。 況彼參母,亦惑三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晉室:指晉朝的朝廷。
  • :輔助,這裏指輔佐晉室的人。
  • 有葉未墜:比喻事物尚未完全衰敗。
  • 履薄冰:比喻處境危險,小心翼翼。
  • 兢兢: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。
  • 伯樂:古代著名的相馬師,比喻能識別人才的人。
  • 鹽車伏驥:比喻人才被埋沒,未能得到重用。鹽車,運鹽的車;伏驥,指良馬被埋沒在鹽車之下。
  • 參母:指曾參的母親,曾參是孔子的弟子,其母三次聽到曾參殺人的謠言,最終相信了。
  • 三至:指三次謠言。

翻譯

在晉朝朝廷的輔佐之下,雖然有些事物尚未完全衰敗,但形勢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,必須小心翼翼,充滿畏懼。世間若無伯樂這樣的識才之人,那麼即使是千里馬也只能被埋沒在運鹽的車下。更何況像曾參的母親那樣,三次聽到謠言也會被迷惑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比喻和典故,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人才被埋沒的遺憾。詩中「晉室之輔,有葉未墜」描繪了晉朝雖有輔佐但已顯衰敗的跡象,而「履薄冰」則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形勢的謹慎和擔憂。後兩句通過「伯樂」與「鹽車伏驥」的對比,以及「參母」與「三至」的典故,進一步強調了人才難得和謠言易信的主題,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批判。

李賢(原德)

明河南鄧州人,字原德。宣德八年進士。授驗封主事。少師楊士奇欲一見,賢竟不往。正統時爲文選郎中,從英宗北征,師覆脫還。景泰初拜兵部侍郎,轉戶部,又轉吏部。英宗復位,入直文淵閣,預機務。旋進尚書。曹欽叔侄反時,幾被殺害。憲宗立,進少保,華蓋殿大學士。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,名臣多所識拔。卒諡文達。曾奉敕編《大明一統志》,有《古穰集》、《天順日錄》。 ► 32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