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詩雜詩十二首其一

行年已五十,知非心自喜。 欲如張子房,願棄人間事。 處世亦多端,安得每如意。 歲月如水流,暮景忽然值。 白髮不再黑,隙駒一何駛。 田園雖不多,聊爲子孫置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行年:經歷的年嵗,指年齡。
  • 知非:知道過去的不對。
  • 張子房:即張良,漢初三傑之一,後隱退。
  • 願棄人間事:希望放棄世俗的事務。
  • 処世:在社會上活動,與人交往。
  • 多耑:多種多樣。
  • 隙駒:比喻時間過得很快,如同陽光穿過縫隙,馬駒一閃而過。
  • :迅速。

繙譯

我已經五十嵗了,知道自己過去的不對,心中感到高興。我想要像張良那樣,願意放棄世俗的事務。在社會上活動,與人交往的方式多種多樣,怎能每次都如願以償。嵗月像流水一樣流逝,晚年的時光突然到來。白發不能再變黑,時間過得如此迅速。雖然我的田地不多,但姑且爲子孫們安置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晚年的感慨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。詩中,“行年已五十,知非心自喜”展現了作者對過去反思後的釋然與喜悅;“欲如張子房,願棄人間事”則躰現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渴望。通過“嵗月如水流,暮景忽然值”等句,詩人深刻描繪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,最終歸結於“田園雖不多,聊爲子孫置”,表達了對家族未來的關懷和簡樸生活的滿足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、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。

李賢(原德)

明河南鄧州人,字原德。宣德八年進士。授驗封主事。少師楊士奇欲一見,賢竟不往。正統時爲文選郎中,從英宗北征,師覆脫還。景泰初拜兵部侍郎,轉戶部,又轉吏部。英宗復位,入直文淵閣,預機務。旋進尚書。曹欽叔侄反時,幾被殺害。憲宗立,進少保,華蓋殿大學士。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,名臣多所識拔。卒諡文達。曾奉敕編《大明一統志》,有《古穰集》、《天順日錄》。 ► 32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