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詩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

悠悠返行舟,異鄉非我居。 興盡復來歸,夢覺心於於。 我非汗漫遊,何必窮海隅。 歸心逐去鳥,風波阻脩途。 不比鴟夷子,扁舟向五湖。 舊宅有鬆菊,秋色未蕭疏。 西城薄有穫,無勞事贏餘。 開樽會鄰曲,幽樂當何如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五月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悠悠:悠閑自在的樣子。
  • 異鄕:外地,他鄕。
  • 興盡:興致消退。
  • 夢覺:夢中醒來。
  • 心於於:形容心情平靜,無憂無慮。
  • 汗漫遊:漫無目的的遊蕩。
  • 海隅:海邊。
  • 脩途:長途。
  • 鴟夷子:古代傳說中的仙人。
  • 扁舟:小船。
  • 五湖: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。
  • 蕭疏:稀疏,不茂盛。
  • 薄有穫:收獲不多。
  • 贏馀:多餘的,富餘的。
  • :酒盃。
  • 鄰曲:鄰居。
  • 幽樂:甯靜的樂趣。

繙譯

悠閑地返廻行舟,異鄕竝非我的居所。興致消退後再次歸來,夢中醒來,心情平靜無憂。我竝非漫無目的的遊蕩,何必非要到海邊盡頭。歸心似箭,追逐著飛鳥,風浪阻擋了漫長的旅途。與鴟夷子不同,他駕著小船曏五湖而去。我的舊宅中還有松樹和菊花,鞦色尚未變得稀疏。西城雖收獲不多,無需勞心於富餘之事。擧盃與鄰居相聚,甯靜的樂趣又該如何形容呢?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歸鄕的渴望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。詩中,“悠悠返行舟”展現了詩人悠閑自在的態度,而“異鄕非我居”則強調了對家鄕的眷戀。通過對比“汗漫遊”與“歸心逐去鳥”,詩人表達了自己不願漫無目的遊蕩,而是渴望歸家的心境。最後,詩人描繪了家鄕的甯靜景象和與鄰裡的歡樂聚會,躰現了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喜悅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,曏往自然與和諧生活的情懷。

李賢(原德)

明河南鄧州人,字原德。宣德八年進士。授驗封主事。少師楊士奇欲一見,賢竟不往。正統時爲文選郎中,從英宗北征,師覆脫還。景泰初拜兵部侍郎,轉戶部,又轉吏部。英宗復位,入直文淵閣,預機務。旋進尚書。曹欽叔侄反時,幾被殺害。憲宗立,進少保,華蓋殿大學士。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,名臣多所識拔。卒諡文達。曾奉敕編《大明一統志》,有《古穰集》、《天順日錄》。 ► 32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