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詩詠三良
三良昔事君,志期補闕遺。
所以各獻忠,殷勤在防微。
眷任日益隆,隨君侍燕私。
腹心既已託,謀謨入彤帷。
君恩有如此,臣職胡敢虧。
生死各有命,安能與同歸。
古無殉葬禮,斯事誠乖違。
治命弗克遵,霸業何足希。
傷哉黃鳥篇,深爲斯人悲。
諷詠未終什,能不淚沾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三良:指三位賢良之士。
- 補闕遺:彌補缺失和遺漏。
- 防微:防止微小的錯誤。
- 眷任:寵愛和信任。
- 燕私:私下的宴會。
- 腹心:心腹,親信。
- 謀謨:謀劃策略。
- 彤帷:紅色的帷幕,指宮廷內部。
- 治命:合理的命令。
- 霸業:霸主的事業。
- 黃鳥篇:《詩經》中的一篇,此處指代悲傷的詩篇。
翻譯
三位賢良之士昔日侍奉君王,志在彌補國家的缺失和遺漏。因此他們各自獻上忠誠,殷勤地防止微小的錯誤。隨着君王的寵愛和信任日益加深,他們隨君王參加私下的宴會。既然已經將心腹之事託付給他們,他們便在宮廷內部謀劃策略。君王如此恩寵,臣子的職責又豈敢有所欠缺。生死各有天命,怎能與君王同歸於盡。古代並沒有殉葬的禮節,這種做法實在是違背常理。合理的命令未能被遵守,霸主的事業又怎能值得期待。悲傷啊,《黃鳥》這篇詩,深深爲這些人感到悲哀。諷誦未完這篇詩,淚水已沾溼了衣襟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「三良」忠誠侍君的描述,展現了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君王的深厚感情。詩中,「三良」不僅在政治上輔佐君王,還在私人生活中與君王親近,體現了他們與君王的深厚關係。然而,詩的結尾提出了對古代殉葬習俗的質疑,認爲這種做法違背了常理,表達了對這種殘酷習俗的悲痛和不滿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語言凝練,通過對歷史的反思,傳達了對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