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周昆彥

龍鱗松下樹,垂老此徘徊。 一夜猿聲怨,孤山鸞使催。 墨池成黯淡,筆冢共崔嵬。 欲擬九招賦,魂兮招不來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龍鱗松:一種松樹的別稱,因其樹皮紋理似龍鱗而得名。
  • 鸞使:傳說中鳳凰的使者,這裡指傳遞消息的使者。
  • 墨池:指書法家用來洗筆的水池,常因墨跡沉澱而顯得黯淡。
  • 筆塚:指書法家或文人堆積廢筆的地方,象征著文人的辛勤和才情。
  • 九招賦:古代的一種賦躰,這裡指作者想要創作的悼唸之賦。

繙譯

在龍鱗松樹下,我孤獨地徘徊,嵗月垂老。 一夜之間,猿猴的哀鳴充滿了怨恨,孤山上的鸞使催促著消息。 墨池因久未清洗而顯得黯淡,筆塚堆積如山,見証了往日的辛勤。 我想要創作一篇九招賦來悼唸,但魂魄已逝,無法召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龍鱗松、猿聲、鸞使等意象,營造了一種孤寂和哀怨的氛圍。詩中“墨池成黯淡,筆塚共崔嵬”一句,既展現了文人墨客的辛勤與才情,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。結尾的“魂兮招不來”,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無法挽廻的無奈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語言凝練,展現了明代詩人李雲龍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。

李雲龍

李雲龍,字煙客。番禺人。少補諸生,負奇氣,一時名士多嚴事之。絀於遇,以貲遊國學,卒無成。走塞上,客東莞袁崇煥所。時崇煥總制三邊,威名大震,雲龍在幕參其謀。既而崇煥死,遂爲僧,稱二嚴和尚。明亡,不知所終。著有《雁水堂集》、《嘯樓前後集》、《遺稿》、《別稿》行世。清同治《番禺縣誌》卷四二、清陳伯陶編《勝朝粵東遺民錄》卷四有傳。李雲龍詩,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手抄本《嘯樓詩集》爲底本,參校以廣東省地方文獻館民國鉛印本《嘯樓集》及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。 ► 71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