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詩命子

瞻望前烈,予何能及。 艱辛備嘗,未有成立。 矯性之偏,佩弦自急。 將類卞和,抱玉以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瞻望:仰望,曏往。
  • 前烈:前人的功業。
  • 艱辛:艱難睏苦。
  • 備嘗:嘗盡。
  • 成立:成功,有所成就。
  • 矯性:改變本性。
  • 珮弦:比喻自我約束,像弓弦一樣緊繃。
  • 自急:自我加壓,急於求成。
  • 卞和:古代傳說中的人物,因抱璞玉而被誤解,後被証明是真玉。
  • 抱玉以泣:比喻懷才不遇,感到悲傷。

繙譯

仰望著前人的偉大功業,我怎能與之相比。 我經歷了無數的艱難睏苦,卻仍未有所成就。 我努力改變自己的本性,自我約束如同緊繃的弓弦。 我就像古代的卞和,懷抱著珍貴的玉石,卻衹能獨自哭泣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前人功業的曏往與自身境遇的無奈。詩中,“瞻望前烈”與“艱辛備嘗”形成鮮明對比,突顯了詩人的自我期許與現實的落差。通過“矯性之偏,珮弦自急”的比喻,詩人展現了自己不懈的努力與自我約束的精神。末句“將類卞和,抱玉以泣”則深刻描繪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情,使全詩情感深沉,意境淒美。

李賢(原德)

明河南鄧州人,字原德。宣德八年進士。授驗封主事。少師楊士奇欲一見,賢竟不往。正統時爲文選郎中,從英宗北征,師覆脫還。景泰初拜兵部侍郎,轉戶部,又轉吏部。英宗復位,入直文淵閣,預機務。旋進尚書。曹欽叔侄反時,幾被殺害。憲宗立,進少保,華蓋殿大學士。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,名臣多所識拔。卒諡文達。曾奉敕編《大明一統志》,有《古穰集》、《天順日錄》。 ► 32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