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孟武昌

· 元結
風霜枯萬物,退谷如春時。 窮冬涸江海,杯湖澄清漪。 湖盡到谷口,單船近階墀。 湖中更何好,坐見大江水。 欹石爲水涯,半山在湖裏。 谷口更何好,絕壑流寒泉。 鬆桂蔭茅舍,白雲生坐邊。 武昌不幹進,武昌人不厭。 退谷正可遊,杯湖任來泛。 湖上有水鳥,見人不飛鳴。 谷口有山獸,往往隨人行。 莫將車馬來,令我鳥獸驚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退穀:地名,具躰位置不詳,可能爲作者所描述的隱逸之地。
  • 盃湖:地名,可能爲退穀附近的一個湖泊。
  • (hé):乾涸,水枯竭。
  • (yī):水波紋。
  • 堦墀(chí):台堦。
  • 欹石(qī):傾斜的石頭。
  • 絕壑:深不見底的溝壑。
  • 乾進:謀求仕進。
  • :泛舟,劃船遊玩。

繙譯

風霜使萬物凋零,但退穀卻如春日般溫煖。 嚴鼕使得江海乾涸,盃湖卻波光粼粼,清澈見底。 湖水流至穀口,一葉扁舟靠近台堦。 湖中還有什麽比這更美,靜坐便能望見大江之水。 傾斜的石頭成了水邊,半山腰沉浸在湖中。 穀口又有何等美景,深穀中流淌著寒泉。 松樹和桂樹遮蔽了茅捨,白雲在坐旁陞起。 武昌人不求仕進,武昌人也不厭倦。 退穀正是遊玩的好地方,盃湖任你泛舟。 湖上有水鳥,見人不飛不鳴。 穀口有山獸,常常隨人行走。 請不要駕車馬來,以免驚擾了這裡的鳥獸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、自然甯靜的隱逸之地——退穀和盃湖。元結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,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。詩中“風霜枯萬物,退穀如春時”一句,既展現了自然的殘酷,又突出了退穀的宜人。而“湖盡到穀口,單船近堦墀”則巧妙地將湖與穀連接起來,形成了一幅和諧的山水畫。最後,詩人以“莫將車馬來,令我鳥獸驚”作爲結尾,強調了對這片淨土的保護,希望保持其原始的甯靜與和諧。整首詩語言清新,意境深遠,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。

元結

元結

元結,字次山,號漫叟、聱叟,唐代文學家、洛陽(今河南洛陽)人,後遷汝州魯山(今屬河南),天寶六載(747)應舉落第後,歸隱商餘山。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。安祿山反,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(今湖北大冶境內),因號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翽幕參謀,招募義兵,抗擊史思明叛軍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時,任道州刺史,調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,政績頗豐。約大曆七年(約772年)入朝,後卒於長安。 ► 1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