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鳥二十章

· 元稹
有鳥有鳥名啄木,木中求食常不足。 偏啄鄧林求一蟲,蟲孔未穿長觜禿。 木皮已穴蟲在心,蟲蝕木心根柢覆。 可憐樹上百鳥兒,有時飛向新林宿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啄木:即啄木鳥,一種以啄木取蟲爲食的鳥類。
  • 鄧林:神話中的樹林,這裡泛指樹林。
  • 觜禿:鳥嘴因過度啄木而變得禿鈍。
  • 木皮:樹皮。
  • :這裡指啄木鳥啄出的洞。
  • 根柢:樹根。
  • :遮蓋,這裡指樹根被蟲蝕。
  • 新林:新的樹林。

繙譯

有一種鳥名叫啄木鳥,它在樹木中尋找食物縂是覺得不夠。它特意在鄧林中啄木尋找一衹蟲子,但蟲子的孔洞還未被穿透,它的長嘴就已經禿了。樹皮已經被啄出了洞,蟲子藏在樹心,蟲子侵蝕了樹心,樹根也被遮蓋了。可憐樹上那些小鳥兒,有時候會飛到新的樹林中去棲息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描述啄木鳥在樹木中尋找食物的情景,展現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狀態。詩中,“啄木”、“鄧林”、“觜禿”等詞語生動描繪了啄木鳥的生活習性和艱辛,同時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競爭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比,表達了對樹上小鳥的同情,以及對自然界中生命多樣性的關注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富有哲理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