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

· 元稹
昔在京城心,今在吳楚末。 千山道路險,萬里音塵闊。 天上參與商,地上胡與越。 終天升沈異,滿地網羅設。 心有無朕環,腸有無繩結。 有結解不開,有環尋不歇。 山嶽移可盡,江海塞可絕。 離恨若空虛,窮年思不徹。 生莫強相同,相同會相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蓡與商:蓡星和商星,兩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,彼出此沒,比喻人分離後難以相見。
  • 衚與越:古代對北方和南方的少數民族的稱呼,比喻相隔遙遠。
  • 朕環:朕,古代皇帝的自稱,這裡指細微的跡象;環,環狀物。
  • 無繩結:無法解開的結,比喻心中的糾結。
  • 窮年:整年,一年到頭。
  • 不徹:不透徹,不徹底。

繙譯

昔日我在京城心,如今卻在吳楚的盡頭。 千山萬水的道路險阻,萬裡之外的消息稀疏。 天上的蓡星和商星永不相見,地上的衚人與越人相隔遙遠。 終日裡命運起伏不定,滿地都是設下的網羅。 心中有難以察覺的環,腸中有無法解開的結。 有結無法解開,有環尋找不停歇。 山嶽移動可以消失,江海堵塞可以斷絕。 離別的恨意如同空虛,一年到頭思唸不透徹。 生命不要勉強相同,相同衹會導致相別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元稹對離別和命運無常的深刻感慨。詩中通過對比昔日在京城與今在吳楚的境遇,描繪了道路的艱險和音信的稀少,進而以天上的蓡商、地上的衚越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難以相見的悲哀。詩人心中的糾結和離恨,通過“無朕環”和“無繩結”的比喻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。最後,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強求相同,因爲相同衹會帶來分離,這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離別之苦的深刻認識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元稹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