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侍郎山居

· 王維
幸忝君子顧,遂陪塵外蹤。 閒花滿巖谷,瀑水映杉鬆。 啼鳥忽臨澗,歸雲時抱峯。 良遊盛簪紱,繼跡多夔龍。 詎枉青門道,胡聞長樂鍾。 清晨去朝謁,車馬何從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幸忝(tiǎn):幸運地得到。
  • 君子顧:君子的眷顧。
  • 塵外蹤:超脫塵世的行蹤。
  • 瀑水:瀑布。
  • 杉鬆:杉樹和松樹。
  • 啼鳥:鳴叫的鳥。
  • 歸雲:歸去的雲。
  • 簪紱(zān fú):古代官員的冠飾,這裏指官員。
  • 夔龍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,這裏比喻賢才。
  • 詎(jù):豈,怎麼。
  • 青門道:長安城東門之一,這裏指通往京城的道路。
  • 長樂鍾:長樂宮的鐘聲,長樂宮是漢代皇宮。
  • 朝謁(yè):朝見皇帝。

翻譯

幸運地得到君子的眷顧,於是陪伴他超脫塵世的行蹤。 閒靜的花兒開滿了山岩和谷地,瀑布的水映照着杉樹和松樹。 鳴叫的鳥兒忽然飛臨溪澗,歸去的雲朵時常環繞山峯。 美好的遊覽盛況中有着許多官員,繼承前人的足跡中多有賢才。 怎麼能夠枉顧通往京城的道路,又怎能聽到長樂宮的鐘聲。 清晨前往朝見皇帝,車馬行進得多麼從容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維與韋侍郎山居時的所見所感,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官場生活的淡漠。詩中「閒花滿巖谷,瀑水映杉鬆」等句,以清新脫俗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寧靜的山居圖景,體現了王維詩歌中常見的山水意境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。後幾句則通過對比官場的喧囂與自然的寧靜,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

王維

王維

王維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“相思”“山居秋暝”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3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