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箕山:山名,相傳爲古代隱士許由隱居之地。
- 潁川:河流名,流經今河南省。
- 漢:指漢朝。
- 秦:指秦朝。
- 前庭:房屋前面的庭院。
- 後園:房屋後面的花園。
- 中林士:指隱居在林中的士人。
- 何忝:何愧。
- 上皇人:指古代的賢人或帝王。
翻譯
我家住在箕山之下,門前是潁川的河濱。 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漢朝,只聽說過去是爲了躲避秦朝的暴政。 在月光下彈琴於前庭,在春日的後園中勸酒。 我自得其樂,作爲隱居在林中的士人,又何愧於古代的賢人或帝王呢?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王績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得。通過「箕山」、「潁川」等自然元素的描繪,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、迴歸自然的理想生活狀態。詩中「不知今有漢,唯言昔避秦」反映了詩人對現實政治的淡漠,而「琴伴前庭月,酒勸後園春」則進一步以琴酒之樂,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享受。最後兩句「自得中林士,何忝上皇人」更是體現了詩人對自己隱士身份的自豪,以及對古代賢人的敬仰,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潔情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