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酬樂天

· 元稹
紅塵擾擾日西徂,我興雲心兩共孤。 暫出已遭千騎擁,故交求見一人無。 百篇書判從饒白,八米詩章未伏盧。 最笑近來黃叔度,自投名刺佔陂湖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紅塵擾擾:形容塵世間的紛擾和繁忙。
  • 日西徂:太陽西下,指時間流逝。
  • 雲心:比喻心境高遠,超脫塵世。
  • 千騎擁:形容衆多隨從或追隨者。
  • 書判:指書法和判詞,這裡指文才。
  • 從饒白:指文筆流暢,如同白居易。
  • 八米詩章:指詩文數量衆多,質量上乘。
  • 未伏盧:未能超越盧照鄰,盧照鄰是唐代著名詩人。
  • 黃叔度:人名,可能是儅時的文人。
  • 自投名刺:自己遞交名片,表示自薦或自我介紹。
  • 佔陂湖:佔據湖邊,指隱居或尋求清靜之地。

繙譯

塵世紛擾,太陽西下,我的心境與雲一樣孤獨高遠。 暫時外出便遭遇衆多追隨者,但真正故交卻無一人相見。 我的文才如同白居易般流暢,詩文雖多卻未能超越盧照鄰。 最可笑的是近來的黃叔度,自己遞交名片,卻衹是爲了佔據湖邊的清靜之地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元稹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清靜生活的曏往。詩中,“紅塵擾擾日西徂”描繪了塵世的繁忙與時間的流逝,而“我興雲心兩共孤”則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。後兩句通過對“千騎擁”與“一人無”的對比,突顯了詩人對真摯友情的渴望。詩的最後兩句則通過諷刺黃叔度的行爲,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名利的不屑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批判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