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豸詩巴蛇三首其一

· 元稹
有口深堪異,趨時詎可量。 誰令通鼻息,何故辨馨香。 瀋水來滄海,崇蘭泛露光。 那能枉焚爇,爾衆我微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蟲豸(chóng zhì):崑蟲的縂稱。
  • 巴蛇:傳說中的大蛇,這裡指一般的蛇。
  • 深堪異:深感奇異。
  • 趨時:追求時尚或時興的事物。
  • 詎可量:豈能估量。
  • 通鼻息:指呼吸。
  • 辨馨香:辨別香氣。
  • 沈水:即沉水,指沉香,一種香料。
  • 崇蘭:高貴的蘭花。
  • 泛露光:在露水中閃耀光芒。
  • 焚爇(fén ruò):焚燒。
  • 微茫:微小模糊。

繙譯

蛇有口,深感奇異,追求時尚豈能估量。 誰讓它能呼吸,又爲何能辨別香氣。 沉香來自滄海,高貴的蘭花在露水中閃耀光芒。 怎能隨意焚燒,你們衆多而我微小模糊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蛇的描寫,隱喻了社會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與權貴之間的對比。詩中“深堪異”、“趨時詎可量”等句,表達了詩人對蛇這種生物的驚異以及對社會現象的無奈。後半部分通過沉香和蘭花的比喻,進一步強調了小人物的微不足道和權貴的顯赫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批判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