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廿四氣詩 · 小寒十二月節

· 元稹
小寒連大呂,歡鵲壘新巢。 拾食尋河曲,銜紫遶樹梢。 霜鷹近北首,雊雉隱藂茅。 莫怪嚴凝切,春冬正月交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小寒

「黃鐘大呂」,是中國古代十二律中的頭兩个音律,黃鐘是對應子月即十一月,大呂對應十二月,所以詩中説「小寒連大呂」。後五句説的是古代將小寒分爲三候:「一候雁北鄉(嚮),二候鵲始巢,三候雉始鴝」,都説的是陽氣發動後鳥類的活動:大鴈開始北遷了,喜鵲開始築巢了,野鷄開始鳴叫了。「莫怪嚴凝切,春冬正月交」兩句説,雖然仍是嚴冬,但離春天正月已經不遠了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小寒:二十四節氣之一,農曆十一月的最後一個節氣,標誌着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即將來臨。
  • 大呂:古代樂律中的陽律之一,代表冬季。
  • 歡鵲:喜鵲,因其叫聲歡快,常被視爲吉祥之鳥。
  • 壘新巢:築造新的鳥巢。
  • 河曲:河流彎曲的地方,這裏指水源。
  • 銜紫:指喜鵲叼着紫色的植物,可能是指植物的果實或花朵。
  • 遶樹梢:圍繞樹枝飛翔。
  • 霜鷹:指冬季的猛禽,如蒼鷹。
  • 雊雉(gòu zhì):野雞鳴叫的聲音。
  • 藂茅:叢生的茅草,野地裏的隱蔽處。
  • 嚴凝:寒冷而凝重。
  • 春冬正月交:指小寒過後,春節和冬季交替。

翻譯

小寒時節接過大呂的旋律,喜鵲忙碌地建造新家。 它們在河邊尋找食物,還叼着紫色花朵繞過樹梢。 冬季的霜鷹靠近北方天空,野雞隱藏在叢生的茅草裏。 別奇怪這嚴寒如此深切,因爲春天與冬天正交接在正月的邊緣。

賞析

元稹這首詩以小寒節氣爲背景,通過描繪喜鵲築巢、覓食的生動場景,展現了冬季的生機與活力。同時,通過霜鷹和雊雉的形象,寓言了自然界的季節更替。詩人以"春冬正月交"來象徵時間的流轉,提醒人們即使在嚴寒之中,也應期待春天的到來。整首詩語言簡潔,畫面生動,富有哲理,讓人感受到古人對自然觀察的細緻入微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