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聖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

· 王維
複道通長樂,青門臨上路。 遙聞鳳吹喧,闇識龍輿度。 褰旒明四目,伏檻紆三顧。 小苑接侯家,飛甍映宮樹。 商山原上碧,滻水林端素。 銀漢下天章,瓊筵承湛露。 將非富人寵,信以平戎故。 從來簡帝心,詎得迴天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複道:連接樓閣的通道。
  • 長樂:漢代宮名,此處泛指皇宮。
  • 青門:長安城東門之一,此處泛指城門。
  • 鳳吹:指笙簫等細樂。
  • 闇識:隱約辨認。
  • 龍輿:皇帝的車駕。
  • 褰旒:提起冕旒,指皇帝的動作。
  • 明四目:形容皇帝目光遠大,能洞察四方。
  • 伏檻:倚着欄杆。
  • 紆三顧:回望三次,表示留戀。
  • 飛甍:高聳的屋脊。
  • 商山:山名,在今陝西商縣東。
  • 滻水:水名,流經長安。
  • 銀漢:銀河。
  • 下天章:指天上的文采映照下來。
  • 瓊筵:華美的宴席。
  • 承湛露:接受天降的甘露,比喻受到皇帝的恩澤。
  • 將非:豈不是。
  • 富人寵:受到皇帝的寵愛。
  • 信以:確實因爲。
  • 平戎故:平定邊疆的功績。
  • 簡帝心:符合皇帝的心意。
  • 詎得:怎能。
  • 迴天步:改變皇帝的決定。

翻譯

連接樓閣的通道直達皇宮,青門臨近通往皇宮的大道。 遠遠聽到笙簫樂聲喧鬧,隱約辨認出皇帝的車駕經過。 皇帝提起冕旒,目光遠大,洞察四方,倚着欄杆回望三次,表示留戀。 小苑與侯門相連,高聳的屋脊映襯着宮中的樹木。 商山原上碧綠一片,滻水邊的林木頂端露出白色。 銀河的光輝映照下來,華美的宴席上,我們接受天降的甘露,比喻受到皇帝的恩澤。 豈不是因爲受到皇帝的寵愛,確實因爲平定邊疆的功績。 從來都符合皇帝的心意,怎能改變皇帝的決定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帝臨幸右相園亭的盛況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皇宮的壯麗與皇帝的威嚴。詩中「複道通長樂,青門臨上路」等句,以空間佈局展示了皇宮的宏偉;「遙聞鳳吹喧,闇識龍輿度」等句,則通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,傳達了皇帝的尊貴與神祕。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,如「商山原上碧,滻水林端素」,進一步以景襯情,烘托出皇帝恩澤的浩蕩。整首詩語言典雅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忠誠與敬仰。

王維

王維

王維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“相思”“山居秋暝”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3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