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權二

· 王維
高人不可有,清論復何深。 一見如舊識,一言知道心。 明時當薄宦,解薜去中林。 芳草空隱處,白雲餘故岑。 韓侯久攜手,河嶽共幽尋。 悵別千餘裏,臨堂鳴素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高人:指超凡脫俗的人。
  • 清論:高雅的言論。
  • 薄宦:指官職低微。
  • 解薜:解下薜荔衣,比喻辭去官職。
  • 中林:林中,指隱居之地。
  • 故岑:舊山,指故鄉的山。
  • 韓侯:指韓愈,唐代文學家。
  • 河嶽:指黃河和五嶽,泛指中國的山河。
  • 幽尋:尋幽探勝,指探尋隱祕的美景。
  • 臨堂:在堂前。
  • 鳴素琴:彈奏無裝飾的琴,指彈琴。

翻譯

高人難得一見,他們的言論深奧莫測。 一見面就像老朋友,一句話就能洞悉彼此的心意。 在清明時代,我只能做一名小官,現在辭去官職回到林中隱居。 芳草叢生的隱居之地,白雲依舊飄蕩在故鄉的山上。 韓愈和我長久地攜手同行,一起探尋中國的山河美景。 現在我們相隔千里,我在堂前彈奏無裝飾的琴,表達別離的惆悵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王維對高人清論的嚮往,以及對隱居生活的熱愛。詩中,「一見如舊識,一言知道心」展現了王維與高人之間的默契和相知相惜。而「芳草空隱處,白雲餘故岑」則描繪了隱居之地的寧靜與美麗,以及對故鄉的思念。最後,「悵別千餘裏,臨堂鳴素琴」抒發了別離的惆悵和對友人的深情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王維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。

王維

王維

王維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“相思”“山居秋暝”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3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