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峴山(xiàn shān):山名,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南。
- 登陟(dēng zhì):攀登。
- 徒愛:只是喜愛。
- 仰之:仰望它。
- 生在重巖側:生長在險峻的山岩旁邊。
翻譯
門前就是峴山,卻無路可以攀登。 我只是喜愛峴山的高峻,常常仰望它而嘆息。 不如松樹和桂樹,它們生長在險峻的山岩旁邊。
賞析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峴山高峻的嚮往與無奈。詩中,「門前峴山近,無路可登陟」描繪了詩人面對近在咫尺卻無法攀登的峴山時的無奈心情。後兩句「徒愛峴山高,仰之常嘆息」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峴山的深切喜愛和無法親近的遺憾。最後,詩人以鬆桂自比,表達了自己寧願如鬆桂般生長在險峻之地,也不願徒有嚮往而無法實現的願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。

僧皎然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
► 485篇诗文
僧皎然的其他作品
- 《 同薛員外誼喜雨詩兼上楊使君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詠史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送皇甫侍御曾還丹陽別業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遙和康錄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園林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酬姚補闕南仲雲溪館中戲題隨書見寄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與昂上人兩字繼合四句初字日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賦得燈心送李侍御萼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
- 《 送至嚴山人歸山 》 —— [ 唐 ] 僧皎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