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大寶上人歸楚山

厭上烏橋送別頻,湖光爛熳望行人。 欲將夜舸陪嘉月,肯住空林伴老身。 獨鶴翩翻飛不定,歸雲蕭散會無因。 從何得道懷惆悵,莫是人間屢見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厭上烏橋:厭倦了在烏橋上頻繁送別。
  • 湖光爛熳:湖面波光粼粼,景色燦爛。
  • 夜舸:夜晚的船隻。
  • 嘉月:美好的月亮。
  • 空林:寂靜的樹林。
  • 獨鶴翩翻:孤獨的鶴在空中翻飛。
  • 歸雲蕭散:歸去的雲朵散開,形容雲朵的飄逸。
  • 惆悵:心情鬱悶,憂愁。
  • 屢見春:多次見到春天的到來。

翻譯

厭倦了在烏橋上頻繁送別,湖面波光粼粼,景色燦爛,望着遠行的旅人。 想要將夜晚的船隻與美好的月亮相伴,卻不願意留在寂靜的樹林中陪伴我這老身。 孤獨的鶴在空中翻飛不定,歸去的雲朵散開,飄逸而無法捉摸。 從何處得到這樣的心情,感到鬱悶憂愁,難道是因爲人間多次見到春天的到來嗎?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厭倦和對自然美景的留戀。詩中,「湖光爛熳」與「夜舸陪嘉月」描繪了美麗的夜景,而「獨鶴翩翻」與「歸雲蕭散」則增添了一絲超然與無奈。最後兩句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間情感的複雜體驗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