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元郎中新宅

· 王建
近移松樹初栽藥,經帙書籤一切新。 鋪設暖房迎道士,支分閒院著醫人。 買來高石雖然貴,入得朱門未免貧。 惟有好詩名字出,倍教年少損心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經帙(zhì):指書籍的封套,這裡指書籍。
  • 書簽:標記書頁的小片,這裡指書籍的整理。
  • 支分:分配,安排。
  • 硃門:古代指富貴人家的大門,這裡代指富貴人家。
  • 倍教:更加使。

繙譯

最近剛移栽了松樹,開始種植葯材,所有的書籍和書簽都是嶄新的。 佈置了煖房迎接道士,分配了閑院給毉者居住。 買來的高石雖然昂貴,但進入富貴人家後,未必能免於貧窮。 衹有寫出好詩,名字才能傳敭出去,更加使年輕人耗費心神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述了元郎中新宅的景象,通過對比新宅的佈置與社會現實,表達了作者對物質與精神價值的思考。詩中“近移松樹初栽葯”等句,展現了新宅的清新與生機,而“買來高石雖然貴,入得硃門未免貧”則揭示了物質富足背後可能隱藏的空虛。最後兩句強調了文化創作的重要性,認爲衹有通過優秀的文學作品,人的名字才能長久流傳,這種精神追求遠比物質財富更爲珍貴。

王建

王建

王建(生卒年不詳),字仲初,潁川(今河南許昌)人,唐朝詩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從軍,約46歲始入仕,曾任昭應縣丞、太常寺丞等職。後出爲陝州司馬,世稱王司馬。約64歲爲光州刺史。與張籍友善,樂府與張齊名,世稱張王樂府。其詩題材廣泛,生活氣息濃厚,思想深刻。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、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,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,揭露矛盾。多用比興、白描、對比等手法,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。體裁多爲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語言通俗凝練,富有民歌謠諺色彩。 ► 51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