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

· 王建
輝天覆耀地,再爲歌詠始。 素傳學道徒,清門有君子。 文澗瀉潺潺,德峯來壘壘。 兩京二十年,投食公卿間。 封章既不下,故舊多慚顏。 賣馬市耕牛,卻歸湘浦山。 麥收蠶上簇,衣食應豐足。 碧澗伴僧禪,秋山對雨宿。 且歡身體適,倖免纓組束。 上宰鎮荊州,敬重同歲遊。 歡逢通世友,簡授畫戎籌。 遲遲就公食,愴愴別野裘。 主人開宴席,禮數無形跡。 醉笑或顛吟,發談皆損益。 臨甃理芳鮮,升堂引賓客。 早歲慕嘉名,遠思今始平。 孔門忝同轍,潘館幸諸甥。 自知再婚娶,豈望爲親情。 欣欣還切切,又二千里別。 楚筆防寄書,蜀茶憂遠熱。 關山足重疊,會合何時節。 莫嘆各從軍,且愁岐路分。 美人停玉指,離瑟不中聞。 爭向巴山夜,猿聲滿碧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輝天覆耀地:光輝照耀天地。
  • 素傳學道徒:一向傳揚的學道之人。
  • 清門有君子:清高的門第中有君子。
  • 文澗瀉潺潺:文思如澗水般流淌。
  • 德峯來壘壘:德行如山峯般堆積。
  • 投食公卿間:在公卿之間投靠求食。
  • 封章既不下:封賞的文書沒有下達。
  • 故舊多慚顏:舊友多有愧色。
  • 賣馬市耕牛:賣掉馬匹買耕牛。
  • 衣食應豐足:衣食應當充足。
  • 碧澗伴僧禪:碧綠的山澗旁陪伴僧人禪修。
  • 秋山對雨宿:秋天的山中對着雨夜宿。
  • 且歡身體適:暫且享受身體的舒適。
  • 倖免纓組束:幸運地免於官職的束縛。
  • 上宰鎮荊州:高官鎮守荊州。
  • 敬重同歲遊:尊敬同年出遊的朋友。
  • 歡逢通世友:高興地遇到通達世事的朋友。
  • 簡授畫戎籌:簡單地傳授軍事策略。
  • 遲遲就公食:遲遲纔去吃公家的飯。
  • 愴愴別野裘:悲傷地告別野外的皮裘。
  • 醉笑或顛吟:醉後或笑或吟詠。
  • 發談皆損益:發言都是關於得失。
  • 臨甃理芳鮮:在井邊整理芳香的蔬菜。
  • 升堂引賓客:升堂迎接賓客。
  • 孔門忝同轍:有幸與孔子門下的人同道。
  • 潘館幸諸甥:潘岳的館中幸得諸甥。
  • 自知再婚娶:自知再次婚娶。
  • 豈望爲親情:哪裏還期望成爲親情。
  • 欣欣還切切:高興而又急切。
  • 楚筆防寄書:楚地的筆要防止寄信。
  • 蜀茶憂遠熱:蜀地的茶擔憂遠方的炎熱。
  • 關山足重疊:關山重重。
  • 會合何時節:何時才能會合。
  • 莫嘆各從軍:不要嘆息各自從軍。
  • 且愁岐路分:暫且憂愁岔路分別。
  • 美人停玉指:美人停止彈奏玉指。
  • 離瑟不中聞:離別的瑟聲不再聽聞。
  • 爭向巴山夜:爭相前往巴山的夜晚。
  • 猿聲滿碧雲:猿聲充滿了碧雲。

翻譯

光輝照耀天地,再次開始歌詠。一向傳揚的學道之人,清高的門第中有君子。文思如澗水般流淌,德行如山峯般堆積。在兩京之間二十年,投靠公卿求食。封賞的文書沒有下達,舊友多有愧色。賣掉馬匹買耕牛,回到湘浦山。麥子收割,蠶上簇,衣食應當充足。碧綠的山澗旁陪伴僧人禪修,秋天的山中對着雨夜宿。暫且享受身體的舒適,幸運地免於官職的束縛。高官鎮守荊州,尊敬同年出遊的朋友。高興地遇到通達世事的朋友,簡單地傳授軍事策略。遲遲纔去吃公家的飯,悲傷地告別野外的皮裘。主人開宴席,禮數無形跡。醉後或笑或吟詠,發言都是關於得失。在井邊整理芳香的蔬菜,升堂迎接賓客。早歲仰慕嘉名,遠思今始平。有幸與孔子門下的人同道,潘岳的館中幸得諸甥。自知再次婚娶,哪裏還期望成爲親情。高興而又急切,又二千里別。楚地的筆要防止寄信,蜀地的茶擔憂遠方的炎熱。關山重重,何時才能會合。不要嘆息各自從軍,暫且憂愁岔路分別。美人停止彈奏玉指,離別的瑟聲不再聽聞。爭相前往巴山的夜晚,猿聲充滿了碧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是王建在荊南贈別李肇著作時所作,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敬重與不捨,同時也反映了自己的生活境遇和情感體驗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動的比喻,如「文澗瀉潺潺」、「德峯來壘壘」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對友人高尚品德的讚美。後半部分則通過對離別場景的描繪,傳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,情感真摯動人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王建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王建

王建

王建(生卒年不詳),字仲初,潁川(今河南許昌)人,唐朝詩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從軍,約46歲始入仕,曾任昭應縣丞、太常寺丞等職。後出爲陝州司馬,世稱王司馬。約64歲爲光州刺史。與張籍友善,樂府與張齊名,世稱張王樂府。其詩題材廣泛,生活氣息濃厚,思想深刻。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、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,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,揭露矛盾。多用比興、白描、對比等手法,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。體裁多爲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語言通俗凝練,富有民歌謠諺色彩。 ► 517篇诗文

王建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