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清涼上人

何意欲歸山,道高繇境勝。 花空覺性了,月盡知心證。 永夜出禪吟,清猿自相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yóu):通「由」,由於。
  • :這裏指佛家所說的本性、真如。
  • (zhèng):通「證」,證悟,領悟。

翻譯

爲何想要歸隱山林?因爲修行之道高深,皆因環境優美。 花朵凋零,讓人覺悟本性;月亮隱沒,方知心已證悟。 長夜中,禪師吟詠,清脆的猿聲自然與之相應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歸隱山林、追求高深修行的嚮往。詩中,「花空覺性了,月盡知心證」一句,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,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修行境界相結合,展現了詩人對佛家本性、真如的深刻領悟。末句「永夜出禪吟,清猿自相應」則進一步以禪境和猿聲相映成趣,營造出一種幽靜、空靈的意境,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,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