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芙蓉

方塘清曉鏡,獨照玉容秋。 蠹芰不相採,斂蘋空自愁。 日斜還顧影,風起強垂頭。 芳意羨何物,雙雙鸂鶒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蠹芰(dù jì):被蟲蛀的菱角。
  • 歛蘋(liǎn pín):收攏浮萍。
  • 鸂鶒(xī chì):一種水鳥,形似鴛鴦而稍大,多爲紫色,雌雄常在一起。

繙譯

清晨的方塘如同一麪清澈的鏡子,獨自映照著鞦日的玉容。 被蟲蛀的菱角無人採摘,收攏的浮萍徒然自愁。 夕陽斜照,我顧影自憐,風起時,衹能勉強垂下頭。 我羨慕那芳香的何物,看那雙雙鸂鶒在水中遊弋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芙蓉自喻,通過描繪清晨方塘中的芙蓉,表達了孤獨與自憐的情感。詩中“蠹芰不相採,歛蘋空自愁”進一步以被蟲蛀的菱角和收攏的浮萍來象征自己的孤寂與無奈。結尾処“芳意羨何物,雙雙鸂鶒遊”則流露出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對伴侶的渴望。整首詩意境淒美,情感真摯,展現了王貞白細膩的情感世界。

王貞白

王貞白,字有道,號靈溪,信州永豐(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)人。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。唐乾寧二年(公元895年)登進士,七年後(公元902年)授職校書郎,嘗與羅隱、方幹、貫休同唱和。著有《靈溪集》7卷行世,今編詩一卷。其名句“一寸光陰一寸金”,至今民間廣爲流傳。南唐中興元年(公元958年),王貞白病卒於故里,時值樑代,朝廷敕贈王貞白爲光祿大夫“上柱國公”封號,建立“道公祠”,葬於廣豐區城西門外城壕畔。 ► 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