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薊北門行

薊北連極塞,塞色晝冥冥。 戰地骸骨滿,長時風雨腥。 沙河留不定,春草凍難青。 萬戶封侯者,何謀靜虜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薊北:指古代薊州(今河北省北部)以北的地區。
  • 極塞:邊疆最遠的要塞。
  • 冥冥:昏暗的樣子。
  • 骸骨:屍骨。
  • 沙河:流動的沙子,比喻沙漠或戰場上的沙塵。
  • 虜庭:敵人的營地或國家。

翻譯

薊北連接着邊疆最遠的要塞,邊塞的天色在白天也顯得昏暗。 戰場上屍骨遍地,長時間的雨和風帶着血腥味。 沙塵在沙漠中飄忽不定,春天的草在嚴寒中難以變綠。 那些被封爲萬戶侯的人,他們有何策略能平靜敵人的營地?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的荒涼與戰爭的殘酷。通過「戰地骸骨滿,長時風雨腥」這樣的句子,詩人深刻地表達了戰爭帶來的慘烈景象和無盡的苦難。詩的最後兩句提出了一個問題,即那些被封爲高官的人是否有能力或策略來結束戰爭,平靜邊疆。這不僅是對當時政治軍事狀況的反思,也是對和平的深切渴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戰爭的控訴。

王貞白

王貞白,字有道,號靈溪,信州永豐(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)人。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。唐乾寧二年(公元895年)登進士,七年後(公元902年)授職校書郎,嘗與羅隱、方幹、貫休同唱和。著有《靈溪集》7卷行世,今編詩一卷。其名句“一寸光陰一寸金”,至今民間廣爲流傳。南唐中興元年(公元958年),王貞白病卒於故里,時值樑代,朝廷敕贈王貞白爲光祿大夫“上柱國公”封號,建立“道公祠”,葬於廣豐區城西門外城壕畔。 ► 83篇诗文

王貞白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