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郡歌

· 王維
山頭松柏林,山下泉聲傷客心。千里萬里春草色,黃河東流流不息。 黃龍戍上游俠兒,愁逢漢使不相識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榆林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榆林郡:唐代邊疆的一個郡,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。
  • 松柏:常綠樹種,象徵堅韌和長壽。
  • 傷客心:使旅客感到悲傷。
  • 春草色:春天的草地顏色,通常指嫩綠色。
  • 黃河:中國第二長河,流經多個省份,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。
  • 東流:向東流動。
  • 黃龍戍:唐代邊防的一個戍所,位於榆林郡附近。
  • 遊俠兒:指邊疆的勇士或遊俠。
  • 漢使:漢朝的使者,這裏可能指唐朝的使者。
  • 不相識:不認識。

翻譯

山頭上長滿了松柏樹,山下泉水潺潺,聲聲傷透了旅客的心。千里萬里的春草,呈現出一片嫩綠,黃河水向東流去,永不停息。 在黃龍戍上游蕩的勇士,憂愁地遇到了漢朝的使者,卻發現自己已經不認識他們了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景色和士兵的孤獨心情。王維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山頭的松柏林和山下的泉水,通過「傷客心」表達了邊疆士兵的思鄉之情。春草的嫩綠和黃河的東流不息,象徵着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。最後兩句通過「遊俠兒」與「漢使」的不相識,反映了邊疆士兵與外界的隔閡和時代的變遷,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和對往昔的懷念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王維邊塞詩的獨特魅力。

王維

王維

王維,字摩詰,漢族,河東蒲州(今山西運城)人,祖籍山西祁縣,唐朝詩人,有“詩佛”之稱。開元九年(721年)中進士,任太樂丞。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,今存詩400餘首,重要詩作有“相思”“山居秋暝”等。王維精通佛學,受禪宗影響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維摩詰經》,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。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藝,音樂也很精通。與孟浩然合稱“王孟”。 ► 3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