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春十首

· 元稹
久雨憐霽景,偶來堤上行。 空濛天色嫩,杳淼江面平。 百草短長出,衆禽高下鳴。 春陽各有分,予亦澹無情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空濛(méng):形容霧氣迷茫的樣子。
  • 杳淼(yǎo miǎo):形容水面遼闊無邊。
  • (dàn):平靜,淡泊。

翻譯

久雨之後,我喜愛這放晴的景色,偶然來到堤岸上行走。 天空霧氣迷茫,顯得格外柔嫩,江面寬廣無邊,水面平靜。 各種草木短長不一地生長出來,衆多禽鳥高低錯落地鳴叫。 春天的陽光各自照耀着萬物,而我則保持着淡泊無情的心態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天晴的自然景色,通過「空濛天色嫩,杳淼江面平」的描繪,展現了天空的柔美和江面的寧靜。詩中「百草短長出,衆禽高下鳴」進一步以生動的畫面表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。最後兩句「春陽各有分,予亦澹無情」則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,不爲外物所動的心境,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與內心的平靜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