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府古題序
註釋
- 估客:商人。
- 住著:固定的住所。
- 火伴:同行的夥伴。
- 交關:交易。
- 鍮石:黃銅礦石,這裏指用黃銅製成的假貨。
- 臂釧:手鐲。
- 項瓔:項鍊。
- 田舍娘:農村婦女。
- 蕃息:繁殖增多。
- 貨販:貨物買賣。
- 党項馬:指党項族的馬,党項是古代西北的一個民族。
- 吐蕃鸚:指吐蕃地區的鸚鵡,吐蕃是古代西藏的一個政權。
- 炎洲:指南方炎熱地區。
- 火浣:火浣布,傳說中不怕火燒的布。
- 奚僮:指奴隸。
- 侯家:貴族家庭。
- 主第:主人的宅第。
- 市卒:市場管理員。
- 縣胥:縣裏的官吏。
- 鉤距:比喻手段或策略。
- 錢刀:指金錢。
翻譯
商人沒有固定的住所,只要有利可圖就會行動。出門尋找同行的夥伴,回家告別父兄。父兄教導他,追求利益而不是名聲。追求名聲需要有所顧忌,追求利益則無所不爲。夥伴們相互約束,賣假貨不要賣誠信。交易時只做假交易,本錢和得失看得輕。從此一起離去,誓死不改變主意。也懂得市場上的行話,便不再顧及鄰里情誼。用黃銅製成的假手鐲和糯米做的假項鍊,回到村中賣,敲擊起來聲音像金石。村中的農婦,不論貴賤都不敢爭辯。花費的本錢只有百錢,卻已得到十倍的利潤。面色變得光鮮,飲食也變得甜美。子本頻繁增多,貨物買賣日益兼併。駕船去滄海尋找珍珠,上荊衡採玉。北買党項的馬,西擒吐蕃的鸚鵡。南方的炎洲有火浣布,蜀地有錦織成。越地的婢女皮膚滑嫩,奚族的奴隸眉眼明亮。計算衣食費用,不計遠近的路程。遊歷天下,最終到達長安城。城中的東西市,聽說有客人來便依次迎接。迎接客人並說服客人,財富多到足以傾倒權勢。客人心思本來就很聰明狡猾,聽到這些話心中已經驚恐。先詢問十常侍,再求百公卿。侯家與主人的宅第,裝飾無不精美。歸來後纔開始安心坐下,財富與王者相匹敵。市場管理員的酒肉臭氣熏天,縣裏的官吏家舍建成。豈止是斷絕言語,奔走極力使喚。大兒子販賣木材,巧妙識別樑棟的形狀。小兒子販賣鹽滷,不入州縣徵稅。一人壟斷市場利益,突然間像截斷海面的鯨魚。不敢輕易使用手段,一旦使用則牙齒橫生。生爲商人的快樂,判斷你一生快樂。你又生了兩個兒子,金錢何時能平息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商人的生活和心態,通過商人的行爲和心理活動,展現了他們追求利益、不顧道德和情感的生活狀態。詩中通過對比商人在外和在家的不同行爲,以及他們與家人、鄰里的關係變化,深刻揭示了商人階層的貪婪和無情。同時,詩中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商業繁榮和商人階級的崛起,以及他們與權力階層的複雜關係。整體上,這首詩以生動的語言和具體的場景,展現了唐代社會的一個側面,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學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