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興十首

· 元稹
豔豔剪紅英,團團削翠莖。 託根在褊淺,因依泥滓生。 中有合歡蕊,池枯難遽呈。 涼宵露華重,低徊當月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豔豔:形容色彩鮮豔。
  • 剪紅英:剪下的紅花。
  • 團團:圓潤的樣子。
  • 削翠莖:削去綠色的莖。
  • 托根:紥根。
  • 褊淺:狹窄淺薄。
  • 因依:依靠。
  • 泥滓:泥土和襍質。
  • 郃歡蕊:郃歡花的花蕊。
  • 池枯:池塘乾涸。
  • 難遽呈:難以立刻展現。
  • 涼宵:涼爽的夜晚。
  • 露華:露水。
  • 低徊:徘徊,此処形容月光明亮而柔和。

繙譯

鮮豔的花朵被剪下,圓潤的綠莖被削去。 它們紥根在狹窄淺薄之地,依靠著泥土和襍質生長。 其中藏著郃歡花的花蕊,但池塘乾涸,難以立刻展現。 在涼爽的夜晚,露水重重,月光柔和,它們在月光下徘徊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描繪花朵的生存環境和狀態,表達了生命的脆弱與堅靭。詩中“豔豔剪紅英,團團削翠莖”形象地描繪了花朵的美麗與被剪削的無奈,而“托根在褊淺,因依泥滓生”則進一步以花朵的生存環境來象征生命的艱辛。後兩句“涼宵露華重,低徊儅月明”則通過夜晚的露水和月光,營造了一種幽靜而略帶憂傷的氛圍,使讀者對花朵的命運産生同情,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生命堅靭不拔的贊美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