貢舉人謁先師聞雅樂

· 王起
藹藹觀光士,來同鵠鷺羣。 鞠躬遺像在,稽首雅歌聞。 度曲飄清漢,餘音遏曉雲。 兩楹悽已合,九仞杳難分。 斷續同清吹,洪纖入紫氛。 長言聽已罷,千載仰斯文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貢舉人:古代科舉制度中,由地方官府推薦到中央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。
  • :拜訪,致敬。
  • 先師:指孔子,古代尊稱孔子爲先師。
  • 雅樂:古代宮廷音樂,用於祭祀和宴會,代表高雅文化。
  • 藹藹:形容衆多。
  • 觀光士:指前來參觀學習的士人。
  • 鵠鷺羣:比喻高雅的士人羣。
  • 鞠躬:彎腰行禮,表示尊敬。
  • 稽首:古代的一種跪拜禮,表示極高的敬意。
  • 雅歌:高雅的詩歌或歌曲。
  • 度曲:演奏曲調。
  • 清漢:指天空,比喻音樂高遠。
  • 餘音:音樂的餘音。
  • :阻止,此處指音樂的餘音似乎能阻止雲彩的流動。
  • 曉雲:清晨的雲彩。
  • 兩楹:指門前的兩根柱子,此處象徵着莊嚴的場所。
  • 悽已合:形容音樂的悲涼已經融合。
  • 九仞:形容極高,此處指音樂的深遠。
  • 杳難分:深遠難以分辨。
  • 斷續:音樂的間歇。
  • 清吹:清脆的吹奏聲。
  • 洪纖:宏大與細膩。
  • 紫氛:紫色的雲氣,比喻高遠神祕的境界。
  • 長言:長篇的言辭或詩歌。
  • 千載:千年。
  • 斯文:指文化或文學。

翻譯

衆多的士人前來參觀學習,他們像高雅的鵠鷺一樣聚集在一起。他們彎腰行禮,向先師的遺像致敬,跪拜時聽到了高雅的歌曲。演奏的曲調飄揚在清澈的天空,餘音似乎阻止了清晨的雲彩。門前的兩根柱子間,悲涼的音樂已經融合,深遠得難以分辨。音樂間歇時,清脆的吹奏聲響起,宏大與細膩交織,進入了高遠神祕的境界。長篇的言辭或詩歌聽完後,千年以來,人們都在仰慕這樣的文化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貢舉人謁見先師並聆聽雅樂的場景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,展現了古代士人對文化傳統的尊重和追求。詩中「度曲飄清漢,餘音遏曉雲」等句,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誇張手法,表達了音樂的高遠和深遠,以及士人們對這種文化境界的嚮往和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體現了唐代士人的文化情懷和審美追求。

王起

唐太原人,居揚州,字舉之。王播弟。德宗貞元中擢進士第。累官尚書左丞。穆宗時,拜中書舍人,遷禮部侍郎,又爲吏部侍郎。文宗時加集賢學士,改兵部侍郎,遷戶部尚書,判度支,出爲河中節度使,遇災荒,下令不得囤積糧食。召爲兵部尚書。又出爲山南東道節度使,注意興修水利。武宗時,四知貢舉,選士皆知名者,人服其鑑。爲山南西道節度使,同平章事,封魏郡公。卒諡文懿。有集。 ► 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