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貢舉人:古代科舉制度中,由地方官府推薦到中央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。
- 謁:拜訪,致敬。
- 先師:指孔子,古代尊稱孔子爲先師。
- 雅樂:古代宮廷音樂,用於祭祀和宴會,代表高雅文化。
- 藹藹:形容衆多。
- 觀光士:指前來參觀學習的士人。
- 鵠鷺羣:比喻高雅的士人羣。
- 鞠躬:彎腰行禮,表示尊敬。
- 稽首:古代的一種跪拜禮,表示極高的敬意。
- 雅歌:高雅的詩歌或歌曲。
- 度曲:演奏曲調。
- 清漢:指天空,比喻音樂高遠。
- 餘音:音樂的餘音。
- 遏:阻止,此處指音樂的餘音似乎能阻止雲彩的流動。
- 曉雲:清晨的雲彩。
- 兩楹:指門前的兩根柱子,此處象徵着莊嚴的場所。
- 悽已合:形容音樂的悲涼已經融合。
- 九仞:形容極高,此處指音樂的深遠。
- 杳難分:深遠難以分辨。
- 斷續:音樂的間歇。
- 清吹:清脆的吹奏聲。
- 洪纖:宏大與細膩。
- 紫氛:紫色的雲氣,比喻高遠神祕的境界。
- 長言:長篇的言辭或詩歌。
- 千載:千年。
- 斯文:指文化或文學。
翻譯
衆多的士人前來參觀學習,他們像高雅的鵠鷺一樣聚集在一起。他們彎腰行禮,向先師的遺像致敬,跪拜時聽到了高雅的歌曲。演奏的曲調飄揚在清澈的天空,餘音似乎阻止了清晨的雲彩。門前的兩根柱子間,悲涼的音樂已經融合,深遠得難以分辨。音樂間歇時,清脆的吹奏聲響起,宏大與細膩交織,進入了高遠神祕的境界。長篇的言辭或詩歌聽完後,千年以來,人們都在仰慕這樣的文化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貢舉人謁見先師並聆聽雅樂的場景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,展現了古代士人對文化傳統的尊重和追求。詩中「度曲飄清漢,餘音遏曉雲」等句,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誇張手法,表達了音樂的高遠和深遠,以及士人們對這種文化境界的嚮往和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體現了唐代士人的文化情懷和審美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