閒二首

· 元稹
青衫經夏黕,白髮望鄉稠。 雨冷新秋簟,星稀欲曙樓。 連鴻盡南去,雙鯉本東流。 北信無人寄,蟬聲滿樹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青衫:古代讀書人或官吏所穿的衣服,這裡指作者自己的衣服。
  • 經夏黕:黕(dǎn),汙垢。經夏黕,意指經歷了一個夏天,衣服上積滿了灰塵和汙垢。
  • 白發:指年老。
  • 望鄕稠:稠,密集。望鄕稠,意指思鄕之情濃烈。
  • 新鞦簟:簟(diàn),竹蓆。新鞦簟,指新鞦時節的竹蓆。
  • 欲曙樓:曙,天亮。欲曙樓,指即將天亮的樓上。
  • 雙鯉:古代書信的代稱,這裡指書信。
  • 北信:指來自北方的消息或信件。

繙譯

青色的衣衫經歷了一個夏天,積滿了灰塵和汙垢,白發蒼蒼的我,思鄕之情濃烈。 新鞦的竹蓆上,雨聲帶來了一絲寒意,樓上星光稀疏,預示著天即將亮起。 連緜的鴻雁都曏南飛去,雙鯉書信本應順東流而下。 但北方的消息無人傳遞,衹有蟬聲在滿樹頭鳴叫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元稹在夏末鞦初的思鄕之情。詩中,“青衫經夏黕,白發望鄕稠”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切思唸和嵗月流逝的感慨。通過“雨冷新鞦簟,星稀欲曙樓”的描繪,詩人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內心的孤寂與淒涼。後兩句“連鴻盡南去,雙鯉本東流。北信無人寄,蟬聲滿樹頭”則巧妙地運用寓物言志的手法,借鴻雁南飛和雙鯉東流來象征消息的傳遞,而“北信無人寄”則透露出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渴望與無奈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無限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感。

元稹

元稹

元稹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“元白”。 ► 89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