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下曲二首

都護今年破武威,胡沙萬里鳥空飛。 旄竿瀚海掃雲出,氈騎天山蹋雪歸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都護:古代官名,唐代在邊疆設都護府,都護是都護府的長官,掌管邊防事務。
  • 武威:地名,今屬甘肅省,唐代爲邊防重鎮。
  • 胡沙:指邊疆的沙漠。
  • 旄竿:古代軍旗上的裝飾物,用犛牛尾製成,這裏指軍旗。
  • 瀚海:古代稱沙漠爲瀚海。
  • 氈騎:指騎着氈制馬鞍的騎兵。
  • 天山:山脈名,橫貫新疆,是古代邊塞詩中常見的地名。

翻譯

都護今年攻破了武威,邊疆的沙漠上萬裏空曠,只有鳥兒在飛翔。 軍旗在瀚海上掃過雲層,騎兵們踏着天山的雪歸來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邊塞的壯闊景象和軍隊的英勇。詩中「都護今年破武威」一句,直接點明瞭戰爭的勝利,展現了都護的威武。後三句則通過「胡沙萬里鳥空飛」、「旄竿瀚海掃雲出」和「氈騎天山蹋雪歸」的描繪,形象地勾勒出了邊疆的遼闊和軍隊的豪邁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邊塞詩特有的雄渾和壯美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