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秋同盧侍御薛員外白蘋洲月夜

隔暑蘋洲近,迎涼欲泛舟。 榮從憲府至,喜會夕郎遊。 氣奪滄浪色,風欺汗漫流。 誰言三伏夜,獨此月前秋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七月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隔暑:避暑。
  • 蘋洲:長滿蘋草的小洲。蘋,一種水生植物,即田字草。
  • 憲府:御史府,指盧侍御。
  • 夕郎:指薛員外,古代稱黃門侍郎(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)爲夕郎。
  • 滄浪:青蒼色的水。
  • 汗漫:漫無邊際。

翻譯

避暑來到臨近長滿蘋草的小洲,迎接涼爽,想要泛舟遊玩。榮耀隨着御史府的盧侍御到來,欣喜地與黃門侍郎薛員外一同遊賞。氣息奪走了青蒼水色的清新,風兒吹拂着漫無邊際的流水。誰說三伏天的夜晚,只有在這月光前的秋天才能感受到這份清涼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新秋時節與友人在蘋洲月夜的遊賞情景。詩中「隔暑蘋洲近,迎涼欲泛舟」表達了避暑迎涼的愜意心情,而「榮從憲府至,喜會夕郎遊」則展現了與友人相聚的喜悅。後兩句「氣奪滄浪色,風欺汗漫流」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,增強了詩的意境美。結尾「誰言三伏夜,獨此月前秋」巧妙地點出了秋夜的清涼,與三伏天的酷熱形成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秋夜清涼的獨特感受。

僧皎然

僧皎然

僧皎然,生卒年不詳,湖州人,俗姓謝,字清晝,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,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、茶僧。南朝謝靈運十世孫。活動於大曆、貞元年間,有詩名。他的《詩式》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。其詩清麗閒淡,多爲贈答送別、山水遊賞之作。在《全唐詩》編其詩爲815·821共7卷,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,在文學、佛學、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,堪稱一代宗師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