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院夜坐偶成

· 陳璉
聖代崇科目,諸儒集棘闈。 更深人語靜,地迥漏聲稀。 光照青藜杖,涼生白紵衣。 文章躬檢閱,辭藻爛相輝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聖代:指當代,這裏指明朝。
  • :推崇,重視。
  • 科目:科舉考試的科目。
  • 棘闈:科舉考試的考場,因其戒備森嚴,故稱棘闈。
  • :遠。
  • 青藜杖:古代一種用青藜(一種植物)製成的手杖,這裏比喻燈光。
  • 白紵衣:用白麻布製成的衣服,這裏指考生的衣服。
  • 辭藻:華麗的文辭。

翻譯

在明朝,科舉考試備受推崇,衆多學者聚集在戒備森嚴的考場中。夜深了,人們的談話聲漸漸靜了下來,這地方偏遠,滴水聲也稀少。燈光如同青藜杖般照亮,涼意從穿着的白麻布衣服中透出。親自檢查閱卷,華麗的文辭相互輝映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科舉考試的夜晚場景,通過「聖代崇科目」和「諸儒集棘闈」展現了當時科舉的重要性和學者的聚集。詩中「更深人語靜,地迥漏聲稀」傳達了夜深人靜的氛圍,而「光照青藜杖,涼生白紵衣」則形象地描繪了考場的燈光和考生的服飾。最後兩句「文章躬檢閱,辭藻爛相輝」則表達了作者對科舉考試中文辭華麗的讚賞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反映了明代科舉文化的繁榮和學者的辛勤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