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安八景市橋春漲

· 陳璉
伊誰鑿山骨,開作石甕圓。 不假陶冶工,可擬金石堅。 終日瀉飛淙,積歲成重淵。 山靈爲呵護,神物常蜿蜒。 有時起風電,白晝生雲煙。 黎民沐嘉澤,勝蹟垂千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山骨:山中的石頭。
  • 石甕:一種形狀像甕的石坑。
  • 陶冶:燒製陶器和冶煉金屬。
  • 金石:金屬和石頭,比喻堅固。
  • 飛淙:飛流直下的水聲。
  • 重淵:深淵。
  • 山靈:山中的神靈。
  • 呵護:保護,照顧。
  • 神物:神奇的生物。
  • 蜿蜒:曲折延伸的樣子。
  • 風電:風和電,指自然界的力量。
  • 雲煙:雲霧。
  • 黎民:百姓。
  • 嘉澤:美好的恩澤。
  • 勝蹟:著名的古蹟。

翻譯

是誰開鑿了山中的石頭,形成了圓形的石甕。 不需要陶工和冶工的技藝,它就能像金屬和石頭一樣堅固。 終日裏飛流直下的水聲,經過多年形成了深淵。 山中的神靈保護着它,神奇的生物常常曲折地出現。 有時候風和電起,白晝裏也會生出雲霧。 百姓享受着這美好的恩澤,這著名的古蹟已經流傳了千年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處自然景觀的形成和它給人們帶來的恩澤。通過對比人工技藝與自然造化的堅固,強調了自然的神奇和偉大。詩中「山靈爲呵護,神物常蜿蜒」等句,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,賦予自然以生命和靈性,增強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想象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讚美和對自然恩澤的感激之情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