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水圖爲敦生作
滁陽山川素雲美,煙樹雲巒望中起。
雨餘東渡涌波瀾,日出豐亭炫青紫。
醒心豐樂久已廢,一片寒蕪見遺址。
天寧古剎竟何在,紫薇寒泉尚清泚。
我昔承恩來作郡,彈指光陰垂二紀。
琅琊寺裏慣題詩,清流關前曾駐履。
況逢時清公事簡,俗厚民安稱治理。
轉官銀臺又五秋,每憶舊遊如夢裏。
敦生攜我昔作圖,復索新吟耀桑梓。
揮毫賦就意無窮,極目滁山餘百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滁陽:地名,今安徽省滁州市。
- 豐亭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,可能指滁州某處。
- 醒心豐樂:指滁州的醒心亭和豐樂亭,兩者均爲古蹟。
- 天寧古剎:指天寧寺,古時滁州的一座寺廟。
- 紫薇寒泉:指滁州的一處名勝,紫薇山下的寒泉。
- 二紀: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,二紀即二十四年。
- 琅琊寺:滁州的一座古寺。
- 清流關:地名,滁州的一個關口。
- 銀臺:古代官署名,此處指作者曾任職的地方。
- 桑梓:指故鄉,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常栽的樹木。
翻譯
滁陽的自然風光本就美麗,雲霧繚繞的山巒在望中升起。雨後東渡的波瀾涌動,日出時豐亭在青紫色的光芒中閃耀。醒心亭和豐樂亭久已廢棄,只留下一片寒蕪中的遺址。天寧寺古剎如今何在,唯有紫薇山下的寒泉依舊清澈。我曾受命來此地任職,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四年。琅琊寺裏我習慣題詩,清流關前也曾駐足。又逢時代清明,公務簡便,民風淳樸,百姓安居樂業,治理得當。轉任銀臺已有五年,每每回憶起舊遊,如同夢中一般。敦生帶來我昔日的畫作,又索要新的詩篇以榮耀故鄉。揮毫寫就的詩意無窮,遠望滁山,雖餘百里,卻如在眼前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滁陽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蹟,通過對滁陽山川、古蹟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滁陽的深厚情感和對往昔歲月的懷念。詩中,「雨餘東渡涌波瀾,日出豐亭炫青紫」等句,生動描繪了滁陽的自然美景,而「醒心豐樂久已廢,一片寒蕪見遺址」則透露出對古蹟的哀思。後文回憶自己在滁陽的歲月,以及對故鄉的思念,情感真摯,意境深遠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情感豐富,展現了作者對滁陽的深情厚意和對往昔歲月的無限懷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