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蔣院判家山水圖

· 陳璉
大峯小峯堆翠鬟,景緻好似龍潭山。桃花流水遠廛市,昔有仙人來煉丹。 一朝功成簉鵷斑,屢承恩寵瞻天顏。良方豈但傳金匱,妙劑應能蘇世瘝。 胡爲仙遊竟不還,空見野墅留人間。董氏杏林原自好,蘇家橘井何嘗乾。 映門森森總橋梓,繞砌燁燁皆芝蘭。憑誰寫歸圖畫看。 滿眼雲氣生層巒。書香綿延慶澤遠,醫院有子稱能官。 我懷仙人不復見,幾回對此增長嘆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簉鵷斑:(zào),副的,附屬的。鵷斑,指鵷鷺,古代傳說中的神鳥。這裏比喻仙人。
  • 金匱:古代藏書的地方,這裏指珍貴的書籍或藥方。
  • 蘇世瘝:(guān),病痛。這裏指治癒世間的疾病。
  • 董氏杏林:指董奉,三國時期的名醫,傳說他種杏樹,杏子成熟後,用來換取藥材,救治百姓。
  • 蘇家橘井:指蘇耽,漢代名醫,傳說他有一口井,井水能治病。
  • 橋梓:(qiáo),指橋樑;(zǐ),指梓樹。這裏比喻家族的延續。
  • 芝蘭:比喻優秀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。

翻譯

大大小小的山峯如同堆積的翠綠髮髻,景色美好得就像龍潭山一樣。桃花隨着流水遠遠地流過市集,傳說中曾有仙人來這裏煉製丹藥。

仙人一旦功成,便如同神鳥般受到恩寵,得以瞻仰天顏。他的良方不僅被珍藏在金匱之中,其妙劑還能治癒世間的疾病。

爲何仙人遊歷之後竟不再回來,只留下空蕩的野墅在人間。董奉的杏林原本就很好,蘇耽的橘井又何曾乾涸。

門前映着森森的橋樑和梓樹,繞着臺階燁燁生輝的都是芝蘭。有誰能將這一切寫入圖畫中,讓我們觀賞。

滿眼都是雲氣在層巒間生起。書香綿延,慶澤深遠,醫院中有子嗣能成爲稱職的官員。

我懷念那位仙人,卻再也見不到他,每次看到這幅畫都會增加我的嘆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水圖中的景色,結合仙人煉丹的傳說,表達了對仙人及其醫術的懷念與讚美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「大峯小峯堆翠鬟」、「桃花流水」等,展現了山水的美麗與仙境的神祕。同時,通過對董奉和蘇耽的典故的引用,強調了醫術的神奇與傳承的重要性。最後,詩人表達了對仙人不再歸來的遺憾,以及對醫術傳承的期望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充滿了對仙人與醫術的敬仰之情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