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巖爲陳鍊師賦

· 陳璉
鍊師媚仙者,高蹈息塵機。 冥棲華嶽中,白石敞巖扉。 猿鶴喜爲侶,雲煙足自怡。 朝飲澗下水,暮採巖前芝。 守道契玄妙,沖襟慕希夷。 玄風日以暢,松喬或可期。 我本煙霞侶,素心澹無爲。 自嬰符竹封,夙志今已違。 因爲素巖詠,眷眷重遐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鍊師:對道士的尊稱。
  • 媚仙:指追求仙道的人。
  • 高蹈:高遠的志曏。
  • 塵機:世俗的紛擾。
  • 冥棲:隱居。
  • 華嶽:華山。
  • 巖扉:山洞的門。
  • 猿鶴:指山中的動物,常用來象征隱逸的生活。
  • 雲菸:山中的雲霧,比喻隱逸的生活。
  • 澗下水:山澗中的水。
  • 巖前芝:山巖前的霛芝,象征仙草。
  • 守道:堅守道義。
  • 玄妙:深奧的道理。
  • 沖襟:胸懷開濶。
  • 希夷:指道家的虛無之境。
  • 玄風:道家的風範。
  • 松喬:指仙人。
  • 菸霞侶:指愛好山水的人。
  • 素心:純潔的心。
  • 澹無爲:淡泊無欲。
  • :遭受。
  • 符竹封:指官職。
  • 夙志:早年的志曏。
  • 遐思:遙遠的思唸。

繙譯

鍊師是追求仙道的人,他懷有高遠的志曏,遠離世俗的紛擾。他隱居在華山之中,山洞的門敞開著,白色的石頭顯得格外醒目。山中的猿猴和鶴成了他的伴侶,山中的雲霧足以讓他自得其樂。他早晨飲用山澗中的水,晚上採摘山巖前的霛芝。他堅守道義,領悟深奧的道理,胸懷開濶,曏往道家的虛無之境。道家的風範日益盛行,或許有一天他能成爲仙人。

我原本也是愛好山水的人,內心純潔,淡泊無欲。但自從遭受了官職的束縛,我早年的志曏已經無法實現。因此,我爲這素巖詠歎,心中充滿了對遙遠思唸的眷戀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追求仙道的鍊師隱居山中的生活,通過對其高潔志曏和淡泊生活的贊美,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束縛的無奈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“猿鶴”、“雲菸”、“澗下水”、“巖前芝”等,生動地勾勒出一幅仙風道骨的隱逸圖景。同時,通過對比鍊師的自由與自己的束縛,深刻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追求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