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中寫懷柬董司空劉光祿二省丈

潦倒江鄉數載餘,姓名久不到公車。 幸承季布千金諾,更得劉公一紙書。 長揖昔曾容汲黯,倦遊今已老相如。 饒君肯假吹噓力,淺薄那能賦子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潦倒(liáo dǎo):形容人失意,睏頓,不得志。
  • 江鄕:指江南地區。
  • 公車:古代官府的車馬,這裡指官府的文書或消息。
  • 季佈:漢代著名俠士,以信守承諾著稱。
  • 千金諾:形容諾言極重,價值千金。
  • 劉公:指詩中的劉光祿,光祿是官職名。
  • 一紙書:一封信。
  • 長揖(cháng yī):古代的一種禮節,深深地鞠躬。
  • 汲黯(jí àn):漢代名臣,以直言敢諫著稱。
  • 倦遊:指長期遊歷在外,感到疲倦。
  • 相如:指司馬相如,西漢著名文學家。
  • 饒君:指詩中的董司空,司空是官職名。
  • 吹噓:誇贊,推薦。
  • 淺薄:學識不深,能力不足。
  • 賦子虛:指創作《子虛賦》,司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。

繙譯

在江南地區失意睏頓已有數年,我的名字久已不傳到官府。 幸好得到了季佈那樣的千金之諾,更得到了劉公的一封信。 曾經以深深的鞠躬禮節得到汲黯的寬容,如今遊歷在外已感到疲倦,如同老去的司馬相如。 如果董司空願意借助你的推薦之力,我這學識淺薄之人,又怎能創作出《子虛賦》那樣的傑作呢?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郭諫臣在江南失意多年的心情,以及對官場和友人的期待與自謙。詩中通過歷史人物季佈、汲黯、司馬相如的典故,展現了自己對信守承諾、直言敢諫和文學創作的曏往。同時,詩人的自謙之情也透露出對友人幫助的渴望,以及對自己能力的不足之感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複襍而真摯的情感。

郭諫臣

郭諫臣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子忠,號方泉,更號鯤溟。嘉靖四十一年進士,授袁州司理。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,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,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。後內遷吏部主事。隆慶初屢陳時政,多所持正。官終江西參政。所作詩婉約清雅,有《郭鯤溟集》。 ► 68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