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抗節:堅守節操。
- 戍蠻荒:在邊遠荒涼的地方守衛。
- 仗劍:手持劍,指從軍。
- 鬢未蒼:鬢髮未白,指年紀尚輕。
- 赤膽:比喻忠誠的心。
- 朝天:朝見天子。
- 錦衣:華美的衣服,這裏指官服。
- 歸晝:白日歸來,指榮歸故里。
- 淮海:指淮河和海河流域,泛指華東地區。
- 鴻飛遠:比喻遠行或高飛。
- 鶴唳長:鶴鳴聲悠長,常用來形容寧靜和諧的景象。
- 故園:故鄉。
- 晨省:早晨向父母請安。
- 萊綵:古代一種彩色的絲織品,這裏指華麗的服飾。
- 高堂:指父母。
翻譯
十年來堅守節操在邊遠的荒涼之地,手持劍歸來,鬢髮尚未斑白。忠誠的心朝見天子,衆目共睹,穿着官服榮歸故里,光彩照人。秋高氣爽,淮海之地鴻雁高飛,月圓之夜,華亭鶴鳴悠長。知道你將回到故鄉,早晨向父母請安,穿上華麗的服飾,以此慰藉高堂之上的父母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董太僕堅守邊疆十年後榮歸故里的情景,通過「仗劍歸來鬢未蒼」展現了他的英勇與年輕,而「赤膽朝天時共矚」則突出了他的忠誠與榮耀。詩中「秋高淮海鴻飛遠,月滿華亭鶴唳長」以自然景象烘托出歸鄉的寧靜與和諧,最後以「好將萊綵慰高堂」表達了對董太僕歸鄉後家庭和睦、孝順父母的美好祝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