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典史邵永齡割股手卷

· 陳璉
慈母病沉綿,淹淹值暮年。 精神俱已耗,藥石苦難痊。 割股時調膳,焚香夜籲天。 此心誠可重,不愧世人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沉綿:指疾病沉重,久治不愈。
  • 淹淹:形容病重,氣息微弱。
  • 藥石:指藥物和治療。
  • 割股:古代有割股療親的傳說,指割下自己的肉來治療親人的病。
  • 籲天:向天祈禱。

翻譯

慈母的病沉重且纏綿,氣息微弱地度過了晚年。 精神和體力都已經耗盡,藥物和治療也難以治癒。 他割下自己的肉來調製藥膳,夜晚焚香向天祈禱。 這種孝心確實值得敬重,不愧爲世人所傳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孝子爲了救治病重的母親,不惜割下自己的肉來製作藥膳,並在夜晚焚香祈禱的情景。通過「割股」和「籲天」這兩個具體的行爲,深刻表達了孝子對母親的深切關愛和無私奉獻。詩中的「此心誠可重,不愧世人傳」更是對孝子行爲的肯定和讚美,強調了這種孝心的崇高和可貴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情感真摯,展現了明代詩人陳璉對孝道的推崇和讚美。

陳璉

明廣東東莞人,字廷器,別號琴軒。洪武二十三年舉人,入國子監。選爲桂林教授。嚴條約,以身作則。永樂間歷許州、揚州知府,升四川按察使,豪吏奸胥,悉加嚴懲。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。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。致仕。在鄉逢黃蕭養起義,建鎮壓制御之策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知名於時,文詞典重,著作最多,詞翰清雅。有《羅浮志》、《琴軒集》、《歸田稿》等。 ► 10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