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藩冊封禮成時中秋夜雨

一點天心到嶽嵩,維城雄險亙蒼穹。 圖書皆五秋分半,皇極兼三日正中。 仁義率先尊柱礎,本支卜世種高鬆。 講筵無補勤諮詢,汴土艱難啓聖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周藩:指周朝的藩國。
  • 冊封:古代帝王封賜爵位、稱號等。
  • 天心:天意,天帝的心意。
  • 嶽嵩:指中國的五嶽之一嵩山,這裡代表國家的中心。
  • 維城:指國家的城池,比喻國家的穩固。
  • 蒼穹:天空。
  • 圖書皆五:指《易經》中的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
  • 鞦分半:鞦分時節,白天和黑夜時間相等,象征平衡。
  • 皇極:帝王的最高統治原則。
  • 兼三日正中:指帝王統治的正中,即公正無私。
  • 仁義率先:以仁義爲先導。
  • 尊柱礎:尊重國家的根本。
  • 本支蔔世:指家族或王朝的延續。
  • 種高松:比喻培養優秀的人才或繼承人。
  • 講筵無補:指講學或傳授知識雖好,但不足以彌補實際的不足。
  • 勤諮詢:勤奮地尋求意見和建議。
  • 汴土:指汴京,即開封,北宋的都城。
  • 啓聖聰:啓發聖明的智慧。

繙譯

天意似乎降臨到了嵩山之巔,國家的城池堅固險要,橫亙於蒼穹之下。《易經》中的五行與鞦分時節的平衡相映成趣,帝王的最高統治原則公正無私,如同日中天。以仁義爲先導,尊重國家的根本,家族或王朝的延續如同種植高大的松樹。雖然講學傳授知識雖好,但不足以彌補實際的不足,勤奮地尋求意見和建議。在汴京這片土地上,啓發聖明的智慧,麪對艱難的國土,開啓聖明的洞察力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周藩冊封的盛況,通過象征和比喻表達了國家的穩固、帝王的公正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許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“天心到嶽嵩”、“維城雄險亙蒼穹”,展現了國家的雄偉與天意的契郃。同時,通過對“仁義率先”、“本支蔔世種高松”等句的描寫,強調了仁義治國、培養繼承人的重要性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和對帝王智慧的贊頌。

陳仁錫

明蘇州府長洲人,字明卿,號芝臺。年十九,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。嘗從武進錢一本學《易》,得其旨要。天啓二年進士。與文震孟同科。授編修,典誥敕。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。崇禎初召復故官,累遷南京國子祭酒。卒諡文莊。講求經濟,有志天下事,性好學、喜著書。有《四書備考》、《經濟八編類纂》、《重訂古周禮》等。 ► 11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