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上人新闢禪講偕黎黃傳諸君往觀酌智上人方丈
宰官說法真無意,靜者尋僧若有期。
白馬近傳支遁理,碧雲曾擬惠休詩。
泉深舊井疑龍伏,香溢空林覺鳥移。
也爲柴桑開酒禁,宗雷相對莫攢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宰官:古代對官員的稱呼,這裏指若上人。
- 支遁理:支遁,東晉著名僧人,這裏指佛教的教義。
- 惠休詩:惠休,南朝梁代詩人,這裏指詩文。
- 泉深舊井:指深邃的古井,比喻禪理深奧。
- 龍伏:傳說中的龍潛伏,比喻深奧難測。
- 空林:寂靜的樹林。
- 柴桑:地名,這裏指若上人的居所。
- 酒禁:禁止飲酒的規定。
- 宗雷:指宗炳和雷次宗,兩位都是東晉時期的佛教徒,這裏泛指佛教徒。
- 攢眉:皺眉,表示憂慮或不滿。
翻譯
若上人新開設禪講,我與黎黃傳諸君一同前往觀摩,並在智上人的方丈中飲酒。若上人講法並非偶然,我們這些尋求靜謐之人似乎與他有着某種約定。近來傳來的佛教教義,如同支遁所闡述的那樣深奧,而這裏的景色又讓人想起惠休的詩篇。古井中的泉水深邃,彷彿有龍潛伏其中,林中的香氣四溢,使得鳥兒也似乎爲之移動。我也爲柴桑之地解除了酒禁,與宗雷等佛教徒相對而坐,不必皺眉憂慮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一同前往若上人新開設的禪講場所的情景,通過對比佛教教義的深奧與自然景色的美好,表達了對於禪理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「泉深舊井」、「香溢空林」,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神祕的氛圍。最後,詩人以解除酒禁、與佛教徒相對而坐的場景,表達了對禪理的領悟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。